員工激勵的方案很多時候不是靠金錢激勵來達成的,Dave Ulrich的書也說了要創造富足組織最就要的就是要給員工工作的意義!

有錢的時候給錢,沒錢的時候至少要給感覺,讓大家有FU~
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員工是企業最寶貴的資產,他們一旦缺乏向心力,可能讓公司賠上大筆銀子。
 
根據2010年蓋洛普公司(Gallup)的職場向心力研究,員工不認同公司,會侵蝕企業根基,打擊公司士氣。蓋洛普估算,美國企業光在這方面就付出逾3,000億美元代價,成本之高,令人咋舌。

更重要的是,許多員工在占去人生大半時間的工作時態度散漫,有時候就算花再多錢也難以解決這個問題。作家品客(Daniel Pink)在《動機:驚人的事實》(Drive: The Surprising Truth About What Motivates Us,暫譯)書中說:「朝九晚五帶來的財富與快樂無關,工作上得到成就感才會讓我們開心。」

新創公司員工往往願意替公司赴湯蹈火,為這類公司效命代表要長期超時工作、領低於行情薪水。

由此可知,想必是因為科技新創公司有讓人才願意奉獻心力共同點,但基本原則多與科技無關,科技充其量只有加分的作用。

訣竅其實不是什麼高深的火箭科技,說穿了就是人際關係。

以下提供凝聚向心力的三大心法:

1. 面對面溝通:
親自溝通無法取代,今日分散式管理的職場不易維繫人情味,但科技幫得上忙。例如網路服務商Rypple公司在多倫多與舊金山的辦公室,利用企業版的Skype功能,讓兩地團隊運用即時視訊,彼此聯繫。

2. 表達感謝:
顧問業者麥肯錫(McKinsey)的研究發現,2009年經濟嚴重衰退時期,留住員工最重要的誘因就是讚美並表揚員工。67%的受訪者將讚美評為「有效」或「非常有效」的方式,遠超過股票選擇權(35%)與現金紅利(60%)。Rypple公司利用軟體讓大家頒發獎章給彼此,公開表達感謝。只要一句簡單的感謝,無論面對面還是透過電子郵件,都能讓關係不斷延續。

3. 讓工作有意義:
康利(Chip Conley)在新書《登峰造極:運用馬斯洛理論提振士氣》(Peak:How Great Companies Get Their Mojo from Maslow,暫譯)提到,自己曾鼓勵旅館清潔人員把自己視為「凌亂剋星」和「心情警察」。

這些標籤或許聽來可笑,但賦予工作新意,可以鼓勵員工將工作與帶給身邊人的影響聯繫在一起。許多業者採取上市公司常用的動態消息策略,不斷更新正面回應與顧客反應。

這些策略最棒的優點,就是無須花1毛錢,這對資金匱乏的新創公司至關重要。在經濟前景未明之際,如此既有效也不必花錢,各行各業都適用。花一點時間每年生產力虧損就不至於多到3,000億美元,何樂而不為?(取材自CNNMoney)

【經濟日報/賴美君編譯/20110801】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克勞蒂亞油膩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